1.關于唐代寫三亞的詩句~
從西島歸來,已是下午四時多了,陽光也不似中午那般驕人了。
我們再來到天涯海角開始新的尋覓。公園門口有副對聯,是套唐人張九齡的五言律詩《望月懷遠》中的二句,曰:“海南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,雖然套得生硬了些,但用在天涯海角這個人們翹首企盼的地方,烘托獨具一格的美景雅韻,倒也別有情趣。
步入公園大門,迎面而來的是一條通向海邊的大道,中間是一個個遍植花卉的大小花壇,品種繁多,花香醉人,二旁是茂密的椰林,許多樹上還掛著沉甸甸的椰子。路的盡頭就是有名的“日月雙星”,二座交叉的石礁傲指蒼穹,再往前就是無邊的大海,浪花在雙星礁旁奔突喧虺,不時濺起銀珠綠玉,海南人用一句椰風海韻來概括如此的意境,恰如一杯濃淡得當的興隆咖啡,品味著眼前的美景,留給人的恰是無限雋永的回味和遐思。
從“日月雙星”北行,沿著海灣劃出的一條彎彎的園弧踏進沙灘。園弧的這一邊是星羅棋布的亂礁怪石,岸邊滿是青翠的椰子樹,或是挺拔向上,象一把把撐開的雨傘;或是橫向逸出,象一尊尊大炮指向海疆。
園弧的那一邊則是一望無際的沙灘,沙灘上堆壘著一座座奇峰異石,無垠的大海似乎也得到了舒展的機會,裹攜著滾滾波濤向沙灘擁去。伴隨著陣陣有節奏的轟鳴,浪花歡笑著、跳躍著,頑皮地在游人腳下歡嬉。
人們踏著略帶濕痕的細沙,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去,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天然圖畫。真美啊,天涯海角,每個身臨其境的人都會發出由衷的感慨和贊美,哪里尋覓得到半點古人留下的“身在天涯思故鄉”的愁緒和凄惶?古人也真夠可憐的,那個時候,交通閉塞,行千里路也只是騎瘦馬、坐牛車,乘小船,夠不著的也只有光著腳丫子翻山越嶺,風餐露宿,一路艱辛,一路凄惶。
而遠離中原、“鳥飛尚需半年程”的瓊島,人煙稀少,荒蕪凄涼,歷來被視為未經開化的夷蠻之鄉,瘴癘之地,達官顯貴視之畏途,久而久之,便成了謫貶官員和失意文人的流放之地。遠客至此,似乎到了天地之盡頭,來去無路,望海興嘆,故謂之“天涯海角”。
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流放到潮州,就發出了“雪擁蘭關馬不前”“來收吾骨瘴江邊”的哀鳴;唐代宰相李德裕貶謫海南,用“一去一萬里,千之千不還”的詩句傾吐了受貶謫的遭遇;他從潮州司馬再貶崖州司戶后寫了一首《登崖州城作》詩:“獨上高樓望帝京,鳥飛猶是半年程。青山似欲留人住,百匝千遭繞郡城”。
宋代名臣胡銓更是感慨“區區萬里天涯路,野草若煙正斷魂”,也正因為歷代名人的頻繁光顧(宋代大詩人、大文學家蘇東坡也曾謫居海南,至今猶有“懷蘇亭”紀念他),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,天涯海角才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覽勝地。這里海水澄碧,水天一色,煙波浩渺,帆影點點,椰林婆娑,奇石林立。
“天涯”、“海角”巨石突兀其間,昂首天外,崢嶸壯觀。史載,“天涯”兩字為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所題,銘刻在一塊高約10米的巨石上,巖石下方有郭沫若詠“天涯海角”的三首詩題刻;“海角”兩字刻在“天涯”右側一塊尖石的頂端, 據說也是清未文人題寫,可惜字寫得小了一點,位置也比較隱蔽,氣勢就比“天涯”差了許多,這兩塊巨石通稱為“天涯海角”。
離“天涯”摩刻左側幾百米, 有一尊高大獨立的圓錐形巨石,通高7米,這就是“南天一柱”奇景。它擎天拔地,有獨立南天之勢。
“南天一柱”四個大字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云梯所書。據說“南天一柱”還有一段不俗的來歷:遠古時候,煙波浩渺的南海海面惡浪滾滾,王母娘娘手下的兩個仙女見狀,悄悄地離開天宮,并立于南海波濤之中,為漁民捕魚鎮海導航,滔滔大浪立刻平息了下來。
王母娘娘發現此事后,馬上派雷公電母把兩仙女抓回治罪,但兩仙女不肯從命,寧肯化為一座雙峰石,倔強地屹立海邊。王母娘娘聞訊大怒,命雷公把雙峰石炸為兩截,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,一截飛到了“天涯海角”旁邊,從此巋然矗立海邊,成為今天的“南天一柱”奇觀。
傳說自然是假的,但天涯海角確也因為“南天一柱”而增輝。
2.描寫三亞美景詩句有哪些
1.樂游原 / 登樂游原
唐代:李商隱
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。
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
2.送靈澈上人
唐代:劉長卿
蒼蒼竹林寺,杳杳鐘聲晚。
荷笠帶斜陽,青山獨歸遠。
3.烏衣巷
唐代:劉禹錫
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
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1.樂游原
譯文
傍晚時心情不快,駕著車登上古原。
夕陽啊無限美好,只不過已是黃昏。
賞析
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。當詩人為排遣“意不適”的情懷而登上樂游原時,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,于是發乎感慨。
此詩前兩句“向晚意不適,驅車登古原”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?!跋蛲怼敝柑焐旌诹?,“不適”指不悅。詩人心情憂郁,為了解悶,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,于是登上古原,即樂游原。自古詩人詞客,善感多思,而每當登高望遠,送目臨風,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:家國之悲,身世之感,古今之情,人天之思,往往錯綜交織,所悵萬千,殆難名狀。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臺,便發出了“念天地之悠悠”的感嘆,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。李商隱這次驅車登古原,卻不是為了去尋求感慨,而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“向晚意不適”的情懷。
后兩句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”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:余暉映照,晚霞滿期天,山凝胭脂,氣象萬千。詩人將時代沒落之感,家國沉淪之痛,身世遲暮之悲,一起熔鑄于黃昏夕照下的景物畫面中?!盁o限好”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。然而“只是”二字,筆鋒一轉,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。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。這兩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,蘊涵了這樣一個意旨: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,正是因為在接近黃昏之時才顯得無限美好。這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十分深刻,有人認為夕陽是嗟老傷窮、殘光末路之感嘆;也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、執著人間而心光不滅,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。其實這里不僅是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,也是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。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,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,而借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。這兩句詩所蘊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,后世被廣泛引用,并且借用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;也引申、升華甚至反其意而為之,變消極為積極,化腐朽為神奇,產生全新的意義。因此它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。
2.送靈澈上人
譯文
青蒼的竹林寺,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。
背著斗笠披著斜陽,獨回青山漸行漸遠。
賞析
精美如畫,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。但這幀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、人物動人,而且以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,令人回味不盡。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鐘,觸動詩人的思緒;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,勾惹詩人的歸意。耳聞而目送,心思而神往,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。他深情,但不為離別感傷,而由于同懷淡泊;他沉思,也不為僧儒殊途,而由于趨歸意同。這就是說,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于寄托著、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閑適、失意而淡泊的情懷,因而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。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:“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于景色,只要它具有盡可能具有的表情,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?!保ā独L畫論》)此詩如畫,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繪畫,景色的優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。
3.烏衣巷
譯文
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,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。
當年王導、謝安檐下的燕子,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。
賞析
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。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,但野草叢生,夕陽已斜?;臎龅木跋?,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。后二句藉燕子的棲巢,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、盛衰變化的慨嘆,用筆尤為曲折。此詩為劉禹錫著名的詠史詩《金陵五題》中的第二首。
3.送別詩句有哪些
.山回路轉不見君,雪上空留馬行處. 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. 與君離別意, 同是宦游人。
海內存知己, 天涯若比鄰。 (王勃: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) 又送王孫去, 萋萋滿別情。
(李白:《送友人》 春草明年綠, 王孫歸不歸? (白居易: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) 渭城朝雨悒輕塵, 客舍青青柳色新。 勸君更盡一杯酒, 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(王維:《送元二使安西》) 寒雨連江夜入吳, 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(王昌齡:《芙蓉樓送辛漸》) 莫愁前路無知己, 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桃花潭水三千尺, 不及汪倫送我情。 (李白:《贈汪倫》) 孤帆遠影碧空盡, 唯見長江天際流。
(李白:《送孟浩然之廣陵》) 輪臺東門送君去, 雪上空留馬行處。 (岑參: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) 長亭外,古道邊, 芳草碧連天。
晚風拂柳笛聲殘, 夕陽山外山。 天之涯,海之角, 知交半零落。
一瓢濁酒盡余歡, 今宵別夢寒。 (李叔同:《送別》) 2.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
3.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4.李白《春夜洛城聞笛》:“誰家玉笛暗飛聲,散入春風滿洛城。此夜曲中聞折柳,何人不起故園情?!?/p>
李白《憶秦娥》:“簫聲咽,秦娥夢斷秦樓月。秦樓月,年年柳色,灞陵傷別?!?/p>
鄭谷《淮上與友人別》:“揚子江頭楊柳春,楊花愁殺渡江人。數聲風笛離亭晚,君向瀟湘我向秦?!?/p>
5.芙 蓉 樓 送 辛 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度入吳, 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洛陽親友如相問, 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6.《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》 作者:唐·李白 棄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。 亂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煩憂。
長風萬里送秋雁,對此可以酣高樓。 蓬萊文章建安骨,中間小謝又清發。
俱懷逸興壯思飛,欲上青天攬明月。 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銷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稱意,明朝散發弄扁舟。